【小編寄語】隨著生態環境和基礎建設的發展變化,新時代的神州大地時時日新月異,處處賞心悅目。春日的渭水河畔也有新景象,不妨隨著《看咸陽》君的文友寫的這篇游記的圖文去看看......
“應憐屐齒印蒼苔,小扣柴扉久不開。春色滿園關不住,一枝紅‘梅’出墻來。”三月初,在關中腹地、渭水河畔,我有幸借宋朝葉紹翁的《游園不值》,來贊一番紅梅吧。
身處北方,剛剛送走寒冬臘月里馨香無比的黃梅,又期待邂逅一次南方正盛的紅梅。機會總是不期而至,近日在渭水之畔,我就有幸遇見了心中期待的紅梅,仿佛到了“煙花三月”的江南。
是日,沿渭河南岸偕友西行,穿過西安交大“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”熱氣騰騰的建設工地不遠,河堤路下一處貌似荒蕪的園子,忽見仿佛紅梅出墻映入眼簾,急忙停車去近觀,居高臨下者還以為是一片燦然開放的山桃。
在一扇大門前探尋,覓得一容身門洞入園,豁然開朗,一樹樹、一枝枝、一串串,花兒盎然、傲然、欣欣然肆意綻放,及近確是紅梅!印象中的紅梅多在南方,想不到能在此地相遇,欣喜不已,感覺手機的拍照功能及表現力已遠遠不夠用了!
從古至今,中國人對梅的喜愛是不言而喻的,無論是“花中四君子”的梅、蘭、竹、菊,還是“歲寒三友”的松、竹、梅,都少不了她。那不畏嚴寒、凌霜傲雪的梅之高貴品性,在國人心目中占有至高的地位,進而文人“梅士”詠梅、畫梅、頌梅……
“紅梅花兒開,朵朵放光彩。昂首怒放花萬朵,香飄云天外。”革命經典歌曲《紅梅贊》,表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。再一首“田野小河邊,紅梅花兒開。有一位少年,真使我心愛。”一曲俄羅斯民歌《紅梅花兒開》,則描述了年輕人美好的愛情。兩首歌曲借梅言志抒情,歷經數十年風雨仍廣為傳唱,經久不衰。
在“想什么就會有什么”的心理暗示下,本人多年“踏雪尋梅”之中,一是一而再、再而三地發現梅及梅花三弄之特點,二是于數月前距此百里的渭河上游遇到一塊梅花石,其枝其花栩栩如生,愛不釋手。正因為這些美好的鋪墊,才有了春日的“紅梅緣”。
初見紅梅有點激動,恍惚間以為是首次。而后仔細回想,以前曾見過的,甚至小區里就有幾株,小小的不起眼。只因過去不熟悉或心不在焉,此次應補上這一課,認真觀賞和學習。
眼前的紅梅為小喬木狀、散發出淡淡的清香,遠不及灌木狀的黃梅香味濃烈、甚至數十米外都聞得到。紅梅花徑大、花瓣密,更為熱情張揚。兩者一個以香引人,一個以形取勝,花期自12月初至來年3月中旬,延續百日接連不斷,露容獻香為梅界增色。
近年,紅梅作為北方城市新引進的花卉品種,于公園、綠地、濕地、街心、道旁多有種植。三五成群,春光融融,漸漸地見多不怪了。
此園梅多成林,在渭河畔這么大規模還是首見,前后左右沒什么明顯標記,百度了一下,可能是西安市鄠邑區一處正建的苗圃吧,林子南為兩個偌大的水塘,不時有鳥兒從水面掠過。
朋友在西安交大工作,孩子在交大上學,對交大二次西遷即“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”的建設格外關注。交大首次西遷是1956年由上海到西安,60年后則由西安市區至西咸新區下轄的灃西新城,距西安市中心30公里,距咸陽市中心10公里。西安地鐵5號線亦加緊施工,計劃于2020年后實現西安新老交大的連接和全線貫通。
總投資200億元、占地5000畝的“創新港”,北接渭河、東臨新河、西有澇河,三水環繞間有梅相擁,該會更具人文氣息和生態景象。“創新港”周邊,百余座塔吊蔚然壯觀,道路縱橫,高樓崛起,體育場館、綠廊、濕地等已初具模樣,期盼著早日建成為民造福。
渭河南北,周秦漢唐。西咸一體,春風浩蕩。渭河流向黃河、奔向大海的目標始終不渝,西安夢回大唐,建設國家中心城市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始終不渝。
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梅花開。新時代發展太快,新鮮的、美好的事物應接不暇。我等莫只聞桃李,不知有梅。交大“創新港”就是大西安的新梅園,是陜西渭河景觀大道上的又一處伊甸園。
這正是:天下誰人不識梅,
渭水河畔芳蹤覓
紅梅朵朵次第放,
欲比馨香創新港。